近日,商学院特聘副研究员李美慧博士以第一作者及成都大学第一单位在环境科学领域顶级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JCR及中科院一区期刊,影响因子6.551)上发表题为“Evolution patterns of bioenergy with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BECCS) from a science mapping perspective”,以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JCR及中科院一区期刊,影响因子7.246)上发表题为“An innovative car sharing technological paradigm towards sustainable mobility”的两项研究成果。
该研究对负排放技术(NETs)——生物能源与碳捕获和储存(BECCS)的演化模式进行探索,主要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和可视化分析的方法。研究通过SciMAT确定了BECCS的进化轨迹,并阐明了相关科学研究的结构和动态。共词网络和主题进化分析揭示了BECCS五个核心主题。研究结果提出应进一步关注BECCS的技术经济分析以及生态和环境影响。趋势预测未来需要对新兴的生物炭和与BECCS相关的氢气生产主题进行更多的研究。该研究对于缓解气候变化提供了新思路。
该研究针对共享汽车的发展构建了一种面向可持续交通的技术范式,主要通过所构建的数据分析系统(DAS)来识别汽车共享的发展,并进行文献挖掘和科学制图。研究提出汽车共享技术范式(CSTP),在CSTP的每个阶段,都有代表性的汽车共享技术或模式。其中第三阶段整合不同的模式,并伴随四个颠覆性技术的驱动,将促使现有的范式向新的范式,即可持续范式的转变。技术集成分析发现,互联,自动,共享,电动(CASE)集成框架是未来可能的可持续移动趋势。该项研究为政府,市场和公众提供了上述集成框架应用的信息和指导,以确保可持续出行。
新闻链接:
李美慧,四川大学博士,美国华盛顿大学联合培养博士,2019年就职于成都大学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及管理、低碳能源技术范式、科学知识图谱、文献计量等。在《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5篇,其中被SCI/SSCI检索9篇;获得四川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